首页> 62c64966a310751bb8f4e781 能力建设 > 文化项目

青浦田山歌(国家级项目名称:吴歌)

来源: 亚太中心

 

 

        田山歌主要传唱于上海市青浦区今练塘、赵巷、金泽、商榻、朱家角等镇一带,同时衍生流传于松江、金山、奉贤等水稻耕作区域,外省传播区域为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邻近地区。

       上海青浦地区的田山歌是农民在耘稻、耥稻时唱的民歌,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和大头山歌。其演唱形式独特,自成一格,其中以赵巷、练塘地区最具特色。赵巷吆卖山歌的演唱形式分头歌、前卖、前嘹、发长声、赶老鸦、后卖、后嘹、歇声等部分。其中的赶老鸦、歇声是合唱,而前卖、后卖、发长声等部分是一个人独唱;前卖和后卖即是承上连接的意思,而所谓的前嘹、后嘹是顺着前句接唱辅助词“虚词”的意思。练塘的落秧歌分头歌、买歌、嘹歌。头歌部分由一人独唱;接着是买歌部分由男声合唱;然后是嘹歌部分由女声合唱。反复重复。练塘南泖浜的大头山歌演唱形式分头歌、前铲、吆档、后铲,也是重复演唱。

       青浦田山歌音调高亢,旋律起伏也较大,经常出现八度的大跳进行;另外,由于田山歌是散板散唱,因此形成较多的拖腔。其织体基本上是单声部,但在各句逗连接时,后句逗常常侵入到前乐句的结束音上,构成二乐句的重迭,民歌手通俗地称之为“叠起来”。由于前后乐句的重叠,就构成了两个声部的和声音程效果,产生了同度、八度、四度、五度等不同种和声效果;也有二度、七度不协和音程出现,这就产生了特殊的多声因素。

       上海田山歌的歌词内容主要来自当地民众的现实生活,其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其题材多以表现当地民众的劳动、生活、思想、爱情等方面。如反映男女青年追求自由恋爱的真挚情感的作品,有流行于青浦的《日思夜想望妹来》、《心愿嫁郎不怕穷》,流行于奉贤的长篇叙事诗《白杨村山歌》,以及流行于松江的《庄大姐》、《姚小二官》、《刘二姐》等等。其中奉贤的《白杨村山歌》最具代表性,全篇分“卖田瓜”、“织手巾”、“汏手巾”、“姐渡河”、“嫁姐”、“讨妻”、“抬轿”、“哭嫁”、“送姐”、“寻姐”、“二次寻姐”等正歌和《杨村丫枝》中“采桑”、“采鲜桃”、“搨落苏”、“打窗棂”、“香油垫”、“男点药”、“捏面裹馄饨”共十八个篇章,外加歌头、歌尾,歌词长达三千一百多行,句式多变,活泼自如。

分享到微信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crihap@crihap.cn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