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2c64966a310751bb8f4e783 信息资源 > 基本文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体成果框架

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体成果框架.pdf

 

在教科文组织内部监督办公室建议下,作为2013年评估教科文组织文化部门标准制定性工作的一部分,总体成果框架的制定经过了一个协商过程,由《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届会议(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 2018年6月4日至6日)批准。本协商过程包括了2016年9月7日至9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六类专家会议。会议形成了一份高级别成果图,后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其2016年第11届会议上通过批准。 2017年6月11日至13日一个不限成员名额的政府间工作组在中国成都成立,继续推进该协商过程。该工作组起草的总体成果框架,由委员会在其2017年12月第12届会议上通过批准,并于约六个月后在缔约国大会上述会议上获得最终批准。

总体成果框架含有清晰确定的目标、指标和基准以及以成果为导向的监测系统,是衡量2003年《公约》对各级影响的工具。该框架由两份表格组成:第一份表格包含高级别框架,确定了影响、预期成果及八大主题领域,并建立了一组二十六项核心指标;第二组表格介绍了核心指标以及按主题领域排列的一组相关的八十六项评估因素。为了对缔约国及其他参与方在实施总体框架时提供支持,已对所有二十六项指标制定了指导说明。

同时,有关2003年《公约》实施的定期报告制度已进行了改革,旨在提高其作为监测工具的质量和针对性,并增进其作为报告制度的性能和效率。 ICH-10定期报告表格已被修订并与总体成果框架保持一致,以便收集有关框架相关核心指标方面的信息。缔约国还可以在编制报告期间建立国家层面的目标和基线。上述指导说明已被纳入在线定期报告表ICH-10的一部分,并可通过2003年《公约》网站下载。

表1:附简要指标的高级别框架

1. 该指标仅在全球层面进行监测和报告。
2. 该指标仅在全球层面进行监测和报告。

 

表2:专题分类的核心指标和评估要素

3. 所谓“无论是否列入名录”,应理解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 所谓“包容”,“包容性”或“以包容方式”,应理解为“包含所有社会部门和阶层,包括土著居民、移徙者、移民和难民、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成员”(参见《业务指南》第174段和第194段)。在报告该等行动和成果时,将鼓励缔约国提供分类数据或说明该等包容性如何得以确保。
5. 尽管《公约》一贯使用“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表述,但一些评估要素(如某些《业务指南》章节中)选择“实践者和传承人”的表述以更好地确认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特定作用的特定成员。

 

分享到微信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crihap@crihap.cn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