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灾害风险国际日:活态遗产如何有助于降低灾害风险?
![]() |
降低灾害风险国际日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部在降低灾害风险国际日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灾害管理周期中,从防备到应对再到恢复的的每一个阶段中对降低灾害风险所发挥的作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灾害情况下的工作是以缔约国大会第8次会议第9项议程批准通过的在紧急情况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操作指南和方式为指导的。操作指南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灾害中的双重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易受灾害影响,也易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触发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社区也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减少风险或减轻其影响。因此,保护非遗对于灾后重建或减缓灾害带来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组织召开一系列会议,并委托专家撰写报告来加深人们对这一双重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强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的重要性。
《公约》的国际援助机制和教科文组织的遗产紧急基金支助的项目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减少风险、从自然灾害中恢复或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所做的贡献(例如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知识和实践的非遗)。其他重要贡献还包括防止暴力极端主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面临被迫流离失所的社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能力建设项目的框架内编制了关于将减少灾害风险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的培训教材。由于瑞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的慷慨捐助,这些培训教材将于2021年在洪都拉斯和菲律宾进行试点,以增强易受灾害影响的社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减少灾害风险之间关系的意识。
(亚太中心陈小溪编译)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crihap@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