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2c64966a310751bb8f4e77f 资讯中心 > 新闻聚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班 (第一期)暨中国高校《公约》专项培训开班

来源: 亚太中心
图7 苏珊·奥格授课

苏珊·奥格通过世界范围内非遗保护案例的分享,强调《公约》是一部开放而灵活的法律文书,关注的是有存续状态的活态遗产,并更加聚焦当下和未来的非遗保护,社区参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并介绍了当前国际社会出现的“非遗与教育”“非遗的经济维度”“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支持土著民”“可持续发展”等新兴主题和动态发展趋向。

图8 萧放授课

萧放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流动性、生态性、共享性,但最根本的是精神属性,中国未来非遗保护要明确保护目的,尽力避免舍本逐末,重“器”轻“道”。他以传统节庆、传统文化的实践调研为依据,剖析了《公约》关于非遗定义的核心观念、非遗保护与地方文化传统重建的现状,提出了对地方文化传统重建的思考和建议。

此次培训还将持续两天,内容将围绕物的意识形态化历程与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范式转变下底层逻辑的强化路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知识体系与学科建设、非遗保护中的法律问题、世界遗产与人类非遗的文化理念和社会实践、历史原境与文化遗产的价值给予、从过程性保护理念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世界遗产中价值与评价标准的过程性及其形态学阐释等主题,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非遗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领衔授课。

(供稿:沈策)

分享到微信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crihap@crihap.cn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