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公约》 专项培训(第一期)顺利结班
2023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共同启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班(第一期)暨中国高校《公约》专项培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顺利结班。
这是一次全新有益的尝试,旨在通过多部门合作整合相关学术力量,针对已开设或即将开设文化遗产与非遗保护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条款的深度解读,使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相济并进。培训以“纪念《公约》通过20周年”为主题,培训内容围绕世界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模块展开针对性研讨和交流。公约条款、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良性互动,通过对公约条款原汁原味的解读,以体现培训内容的深度和研讨视野的前沿。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教育处干部王咏乾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苏珊·奥格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运行机制、教席机制、工作程序、培训师培养等工作机制以及有关重要事项的申报程序分别进行了专题讲座。王咏乾在谈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机制”时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职能、治理结构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现有姊妹大学和教席项目的机制体制和申办流程,并与现场部分高校学员就经费资金、具体项目等疑问进行交流问答。苏珊·奥格在谈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综述:主要概念、机制及新兴主题”时通过世界范围内非遗保护代表性案例分享,强调《公约》是一部开放而灵活的法律文书,关注的是有存续状态的活态遗产,并更加聚焦当下和未来的非遗保护,社区参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并介绍了当前国际社会出现的“非遗与教育”“非遗的经济维度”“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支持土著民”“可持续发展”等新兴主题和动态发展趋向。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crihap@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