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师资班”成功在线举办
由亚太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加达办事处合作举办的“印度尼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师资班”于2024年5月22日在线上圆满完成。来自印度尼西亚的10名学员和9名来自文莱和东帝汶的观察员参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游慧瑜、吴欣怡和明志昂应邀授课。培训师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入手,介绍了《公约》的出台背景、有关机关和关键概念,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特点,强调社区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同时,今年正逢亚太地区缔约国提交周期报告,培训师还针对履约相关内容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关注的主题进行了讲解。


本期培训给予了学员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小组讨论外,各国学员还建立了WhatsApp交流群,沟通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工作心得和经验,分享优秀案例。学员和培训师还通过Mentimeter交互平台进行课后练习及答疑,增强了线上培训的趣味性,提高了学员的注意力,调动了学员学习积极性。

亚太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将东南亚地区作为重点关注地区之一。本期培训不仅增强了印度尼西亚学员对《公约》及其相关内容的了解,也考虑到文莱、东帝汶两国非遗保护基础较弱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并融入周期报告内容。培训结束后,小组定期交流的学习机制还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保持学员与学员、培训师与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以助于参训学员准备周期报告,助力教科文组织本轮对亚太地区非遗保护整体情况的评估与分析。
(供稿:杨凯博 编辑:沈策)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crihap@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