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孟加拉国本土青年保护活态遗产培训工作坊在科克斯巴扎尔举办
由亚太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卡办事处共同举办的“赋能孟加拉国本土青年保护活态遗产培训工作坊”于2025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孟加拉国科克斯巴扎尔顺利举办。

来自孟加拉国查克马族、特里普拉族和若开族社区的20名年轻学员参训,开班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卡办事处文化事务负责人基兹·塔宁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卡办事处代表苏珊·维兹出席开班式并致辞,她强调了青年在保护活态遗产中的重要性,并表示青年不仅是未来的希望,更是主要的变革推动者。本次工作坊为来自孟加拉国土著社区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深度参与基于社区的清单制定工作,加深对遗产保护的理解。中心主任张晶发表视频致辞,他表示,能力建设培训对于非遗保护工作尤为重要,期待青年在非遗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孟加拉国各地,土著社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世代相传的实践,这些积淀塑造了他们绵延数世纪的身份认同。本次工作坊旨在赋能青年,助其掌握基于社区主导的清单制定方法,以记录和守护这些珍贵的活态遗产。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舒伯哈·乔杜里以及本国专家里法特·穆尼姆的指导下,学员进行理论学习、小组协作和实际应用。本期工作坊实地考察环节中,青年们走访当地社区,运用培训中学到的方法、技巧,实地开展清单制定工作。


来自特里普拉族的学员兰普拉·特里普拉分享了他的学习感受:“这次工作坊教会了我如何正确认识并保护我们族的传统文化。我非常高兴学到了这些方法,并感谢能有这个机会。”另一位来自若开族的参与者姆拉·恩维表示:“我学到了如何实践和维系我们的遗产,以此作为保存我们身份认同、独特性与存在的方式,并使其在我们社区内持续流淌。”学员查克马族的赫玛·查克马认为:“我们通常认为遗产包括音乐、舞蹈和节日。但这次工作坊让我明白,遗产还包括民间艺术、手工艺,最重要的是,传统社会知识和习俗,这些同样需要被保护和传承下去。”



工作坊结束前,学员们以小组的形式分享了他们的所学、所见,并汇报了学习中的发现与思考。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改变认知的三天,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值得骄傲的,更是他们应该积极保护和弘扬的瑰宝。
(供稿:史轩 编辑:沈策)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crihap@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