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履约培训工作坊”在阿拉木图举办
2025年6月8日至13日,由亚太中心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伊斯兰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全国委员会(哈萨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哈萨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履约培训工作坊”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成功举办。
工作坊开班式由哈萨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拉斯塔姆·木法扎洛夫主持。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蒋薇、亚太中心主任张晶出席并致辞,哈萨克斯坦文化和信息部副部长阿依别克·西季科夫、哈萨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巴克贝尔根·科伊希巴耶夫线上致辞。来自哈萨克斯坦政府及各地文化部门等领域的40余位学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开班式。

本期工作坊为期5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资深培训师珍妮特·布雷克和苏珊·奥格进行辅导。培训内容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展开,结合哈萨克斯坦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讲解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原则与方法。

本次工作坊重点围绕社区参与机制展开,通过区域案例深度解析和模拟清单制定实践,系统提升学员在非遗清单制定方面的实操能力。在专题环节中,培训师以哈萨克斯坦游牧文化为样本,指导学员开展遗产识别与记录工作,不仅夯实了哈萨克斯坦非遗保护的社区基础,也通过赋能基层文化工作者,为构建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体系提供了示范。

工作坊期间,培训师针对名录申报、周期报告和国际援助三大机制带领学员开展专项训练。通过系统讲解《优秀实践名册》评选标准和周期报告指标体系,结合亚太地区现行周期报告实例分析,学员全面掌握了国际公约框架下的规范化工作流程。在国际援助专题研讨中,学员通过模拟申请材料编写和公开答辩,切实提升了项目策划与执行能力,为哈萨克斯坦非遗保护体系建设提供了专业支撑。


通过分组讨论和项目展示,学员们结合哈萨克斯坦的非遗案例,深入探讨了清单制定、保护计划编制、名录申报及国际援助申请等核心工作。培训不仅帮助学员掌握了非遗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公约》要点,还通过聚焦社区参与机制和实操训练,提升了哈萨克斯坦履约能力和申报水平。

(供稿:张悦 编辑:沈策)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crihap@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