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 > 前沿动态

促进文化交流 实现多边共赢——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遗保护专家级论坛在浙江举办

来源:中国文化报

促进文化交流 实现多边共赢——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遗保护专家级论坛在浙江举办
参会领导共同启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摄影:许赟)

9月19日晚,阵雨初霁的浙江杭州空气清新、秋风惹人醉。参加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的嘉宾们,夜游“天堂玉带,千秋画卷”的古运河,他们乘坐漕舫从京杭大运河上有“江南第一古桥”美誉的拱宸桥出发,一路感受大运河千年遗韵的独特魅力。“风景独特、唯美,我爱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首次来中国的波黑联邦文化和体育部专家米蕾拉·米莉切维奇·舍契奇说,“中国的非遗种类丰富,保护工作走在世界前列,在手工技艺传承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波黑借鉴。”

文化记忆 用手创造

9月17日至2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拱墅区委区政府、杭州市运河集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在杭州举行,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澳门的代表,以及来自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波兰、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中东欧国家的专家和业界代表共50余人。

杭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本届论坛以“大匠至心·手创造的文化记忆”为主题,内容包括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工艺与生活方式、传统工艺的传承路径、传统工艺与文化认同、“一带一路”上的传统工艺、现代影像记录与工艺文化保存等多个议题。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参赞张忠志表示,如何让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弘扬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推动16+1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是此次论坛探讨的方向。

主旨演讲 生动活泼

在9月18日的开幕式上,杭州市拱墅区副区长王书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以及波兰文化与民族遗产部古迹保护司部长顾问乔安娜·艾娃·奇哈-库琴斯卡3位嘉宾,分别作了论坛主旨演讲。

王书评表示,从1997年起,拱墅以全域“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为目标,探索实践新时期城市非遗保护新路,努力为运河文化注入新活力。他们以大运河为轴线,推进历史遗存串珠成链;以传人为核心,推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以活动为载体,推进运河文化共建共享。

乔安娜·艾娃·奇哈-库琴斯卡则以波兰富有民族特色的双面织毯为例,讲述双面织毯从生活产品到艺术作品,再从艺术收藏品回归人们生活的生动实例。

吕品田认为,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维护所有作为民族传统或地方传统而存续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性。要想维护文化差异性,就需要从“生产方式”这个基础上着手。从根本上看,现代化之所以对丰富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至对人类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造成冲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现代化对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味倚重。为此,人们才深切地寄望于手工艺。手工艺生产贯穿着一条保持文化连续性的血脉,它不断地释放并吸纳包括文化精神、文明气质、思想认识、知识经验和生活情趣在内的丰富历史信息,并将这些蕴含差异性的丰富信息整合建构为多样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无论作为应以“生产性方式”加以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参与当代社会实践的生产力,手工艺的活态文化记忆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振兴手工艺是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有效途径。”吕品田说。

促进文化交流 实现多边共赢——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遗保护专家级论坛在浙江举办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开幕式(摄影:余文华)

论坛分享 脑洞大开

2016年,在波兰举办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开启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非遗交流与合作机制,建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之间保护非遗的国际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非遗保护领域专家的国际合作。2017年9月,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在中国杭州成功举办,多方达成了《杭州宣言》及《中国—中东欧国家2018—2019年文化合作计划》。此次论坛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中明确的项目。

此次论坛各国参会专家共递交了36篇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反映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独特的手工艺,并就非遗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进行了思想碰撞。

爱沙尼亚民俗文化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部主任列埃洛·伊西多拉·维伊塔表示,参加第十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时见到了很多非遗传承人,观众在现场直接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这一点令她感到很意外,因为在爱沙尼亚,很难做到通过互动的方式保护非遗。

考察体验 内容丰富

本次论坛还安排嘉宾到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手工艺活态馆、杭州远洋乐堤港传统工艺集市等进行参观、考察与体验,同时还安排与会代表参加第十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中国—中东欧国家手工艺主题展”开幕式,现场,通过活态展陈、互动体验,嘉宾感受到了中国的手工技艺之美。

在考察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和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高校——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之后,与会嘉宾结合“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设计理念与创意经济”“传统工艺代际传承与工匠精神”议题展开研讨。此外,为了让各位专家能更直观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典故,举办方还安排了运河雅集——茶宴、花艺、古琴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 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

NEWSLETTER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