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非遗与高校如何进一步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沪开班

来源:上观新闻

非遗与高校如何进一步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沪开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横向领域,将各个学科,把各行各业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没有分际的命运共同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融合培训班”7月22日在上海开班,来自中国、印度、尼泊尔、菲律宾等亚太地区20所高校的专家和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培训,共同探讨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等教育融合潜在优势及相关性的项目计划。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逐渐认识到,高校因其人员的专业化构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具有本地化优势,发挥着可持续的重要作用。亚太地区在研究遗产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逐年增长,却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关注。相比于无形遗产,文化遗产部门的相关人员也经常能够参加建筑、考古等以“有形遗产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发起致力于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于高等教育融合的项目计划。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泰国召开了第一次针对研究非遗教育发展的区域性专题研讨会,特别强调了高校在加强与非遗相关的项目活动中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迫切需求。中国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了“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探索,将非遗传承人送到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培训,通过学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深刻认知自身遗产的价值和权益,并学习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进行再创造的技能。这项计划得到传承人及大学的广泛支持,高校也在这项计划中得到了来自田野的丰富滋养。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10多所大学加入了这个计划,共举办培训班668期,直接培训各个项目传承人2.8万人次,加上各省组织的省级同类培训,达到9.7万人次。目前,研培计划已经成为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尤其是能力建设方面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韩国亚太中心对亚太地区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教育现状及需求展开了一次全面调查,并于2018年7月建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网络”(APHEN-ICH),成员为来自亚太地区11个国家的19所高校代表。该网络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分享非遗相关课程及活动经验,探讨高校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二类中心的合作;在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亚太地区教育网络的过程中,成员们普遍表现出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基本理念与核心内容认识不足、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能力建设战略知之甚少等问题,仅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在他们的非遗课程中使用了《公约》或能力建设方面的教材,这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因此,举办针对APHEN-ICH成员的理解《公约》、帮助他们将《公约》精神和内容纳入教学课程的培训迫在眉睫。

作为连接《公约》与高等教育的第一期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将根据高校需求,向来自高等教育网络的学员讲授《公约》准则、关键信息以及能力建设总体情况,之后,学员将根据所学内容,遵循《公约》精神和能力建设文本,修改非遗课程中不合理的内容。

中国“非遗进校园”已经走过十年历程,在非遗与教育融合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许多优秀实践项目走在世界前列,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在为期4天的培训班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福州将开展题为“中国非遗保护与教育”的讲座。韩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方面已自成体系,近年对非遗与教育的融合也非常关注,韩国亚太中心将分享针对“高校中现有非遗相关课程的研究报告”,对非遗与教育的理论建构具有借鉴意义。来自尼泊尔、印度、菲律宾、孟加拉、香港等国家和地区,6所高校的专家和学者将结合各自国家教育和非遗保护具体情况,从不同角度分享非遗的教学实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它在素质教育、性别平等方、创收和可持续生活方面,甚至在解决和预防纠纷、提高社会凝聚方面的作用。大学是开展这项实践的主力军,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将接受高等教育,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也会走进非遗传承人行列,尤其是非遗保护的行列,非遗保护将成为一项社会职业。

  • 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

NEWSLETTER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