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如何发挥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沪举办培训班

来源:东方网

如何发挥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沪举办培训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高校凭借其人员的专业化构建和本地化优势,发挥着可持续的重要作用。为期四天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融合培训班7月22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开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迄今已有178个国家成为缔约国,中国在2004年加入该公约。2018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网络”(简称: APHEN-ICH)正式建立,成员为来自亚太地区11个国家的19所高校代表(中国只有香港学一所高校)。作为连接《公约》与高等教育的第一期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将根据高校需求,旨在向来自高等教育网络的学员讲授《公约》准则、关键信息以及能力建设总体情况。

7月22日和23日两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培训师朴尚美和甘米尼·维耶苏里亚应邀讲课,将围绕“《公约》的基本概念”“履约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机构”“清单制定”“社区及社区参与”“保护计划及伦理原则”“非遗与性别”“非遗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讲解,结合非遗融入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教材编撰、以及非遗实践等内容,解答学员疑惑,确保非遗在学术界的深入融合更加务实、有效。据悉,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两所高校将加入该网络。

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介绍,2015年中国开始了一项探索——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就是让普通的非遗传承人到大学里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培训,让传承人深刻认知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权益,学习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进行再创造的技能。截至目前,已经有110多所大学加入了研培计划,共举办培训班668期,直接培训各个项目的传承人2.8万人次,加上各省组织的省级同类培训,达到9.7万人次。

7月2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福州将带来题为“中国非遗保护与教育”的讲座。7月25日,韩国亚太中心将分享了针对“高校中现有非遗相关课程的研究报告”,报告对非遗与教育的理论建构具有借鉴意义。而来自亚洲6所高校的专家和学者介绍本校相关非遗项目的环节将成为本次培训班的亮点。

本次培训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亚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和网络中心(韩国亚太中心)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亚太地区教育网络共同主办。

  • 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

NEWSLETTER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