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共促亚太地区传统工艺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共促亚太地区传统工艺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培训交流环节,各方代表深入探讨传统工艺在
当代社会的有效传承与发展方式。(图片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吕品田:

  手工生产是推动并成就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应该珍视手工这种体现人类全面利益诉求的生态生产力,大力振兴手工生产,切实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正在大力推动振兴传统工艺的实践,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并形成了大量的经验。而这些中国经验对全球的非遗保护工作和传统工艺振兴,也都会是一种重要的经验补充。

  全印度艺术家及手工业者福利协会执行主任玛德胡拉·杜塔:

  发展传统手工业要注重形成网络化合作模式,要尽可能地让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以印度大多数的手工业机构来说,既有知识的贡献者,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学校等;同时有大量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社会企业以及零售个体户等,另外,还包括一些行业协会、技术机构、银行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朱乐耕:

  传统手工艺与当代社会空间的关系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传承和当代社会空间的建构合为一体,也为我们当代艺术家和当代手艺人的创作带来了许多新思考和新实践的机会。

  国家级非遗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

  作为中国最古老、最传统、最有代表性的织法之一,藏羌绣的图案有着极其丰富的意义。我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任务就是要好好去保护它、传承好它、运用好它。最近几年,我与其他藏羌绣传承人通过成立协会、办企业、开展培训等培育传承力量,增强传承后劲。如今我们已培训了3000多名农村妇女,同时越来越多的目光被我们吸引,一些追逐时尚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我们,想要与我们合作。

  继承是一方面,创新是关键的另一方面。我便是在不断创新的路上推进非遗的保护工作,这样才具有可持续性。如今,我们正在做自己的品牌。

  中亚艺术品支持协会吉尔吉斯斯坦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迪娜拉·卓春贝爱娃:

  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必须把那些濒临“死亡”的技艺“追”回来,并通过重新解构、创新思考,真正让这些工艺重返生活,而不是只能在博物馆看到相关的只字片语。

  首先要建设正规的教育体系,对非遗人群的培训也应该成为常态,除政府组织外,非政府组织、得到国际机构支持的相关协会,都应该参与进来;要教化大众,多种媒体都应该加大非遗方面的内容宣传,要提醒大家去关注传统工艺、留住它们,因为一旦失去便会追悔莫及。

        (本版内容由薛帅、沈策整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

NEWSLETTER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