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搭建国际化平台 开展多层次培训

来源:《世界遗产》
搭建国际化平台 开展多层次培训
福建木偶艺术家在“太平洋地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约履约培训班”开班式上表演泉州提线木偶戏

《世界遗产》:亚太中心今后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哪些进一步的计划?

许蓉:做好本职,努力提高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的质和量。

首先,针对亚太地区48个国家的需求把培训的量先做上去,然后把网络做大。这样一方面能够看到更多的国家缔约,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看到已经缔约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提高。此外,培训班在形式上可以创新,内容可以更丰富,国际化的平台要搭好,平台上有更多的合作,为教科文宣传和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一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规划、开发新的培训题目。除了教科文常规的培训课程外,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国家特别关心一些具体项目的经验,特别是跟他们有共性的项目。比如印度尼西亚,他们的巴蒂克蜡染布制作技艺最顶尖的传承人都是久居印尼的华裔后代,会很关心蜡染布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师傅怎么带徒弟,如何保护和传承这项技艺等问题。今后的培训中,我们会更加注重对象国的需求,争取多设计一些具体项目的对接培训。

此外要考虑与亚太中心中期战略配套,为部分国家设计3年期培训计划。比如我们将连续3年开展针对柬埔寨的培训,2016年做第三期,以履约培训为主,会考虑增加一些清单制定方面的内容,课程中还会加入数字化采集的实践。培训师会和学员们一起到社区里去田野调查,研究分析具体项目的建档。这样的培训做得越多,我们和培训师掌握的案例就越多,案例里的细节也会越清楚,这和以前泛泛的常规培训不一样,对我们来说难度也更高。2017年,柬埔寨将对之前3年的培训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同样的, 2015年年底我们将与巴基斯坦合作举办第一个培训班,并制定未来3年的培训计划。针对汤加和朝鲜的培训班也已列入2016年计划。

其次,出版、印制培训教材。所有的培训都紧密围绕《公约》进行, 2016年我们会把《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作为教材印成2个版本。一个版本是纯英文,在国外的培训班中可直接使用。另一个印成中英对照版,并提供亚太中心的解读,供国内使用。各培训班的培训报告也将陆续完成编印。与《世界遗产》杂志合作的中国入选教科文“名录”“名册”的38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料也将陆续在杂志上刊载,并编印成合集。

第三,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除了在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举办培训活动,亚太中心每年也会在国内举办一场具有影响力的活动,整合国内外资源,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热门核心话题。2016年,亚太中心计划借助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平台,来探讨关于“振兴传统工艺,传承文化财富”的话题。

(来源:《世界遗产》杂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

NEWSLETTER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