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 > 前沿动态

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
非遗之生产性保护


  记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我们在制定传统工艺振兴方面有哪些计划?

  马:地域性强、民族特色鲜明,是非遗的共同特点。而传统工艺既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具特点的领域。其手工实践和丰富又有个性的各种产品,可以跨越地域、民族、语言和风俗,为世界各地所接受、欣赏和享用。正因其鲜明的民族印记和跨民族的广泛受众,也就最有可能从中培育和形成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正因其源头遍布各族各地,又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支撑,也就在非遗所涵盖的各方面中最能覆盖千家万户、带动就业、促进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民众增收。正因其在非遗构成中的独特地位,近年来我们把振兴传统工艺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方面,开始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包括支持西藏林芝地区改造提升传统毛纺工艺,组织漆艺行业的研讨交流,以传统工艺传承人群为重点启动实施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鼓励支持设计企业参与传统工艺精品和衍生品的开发。振兴传统工艺,从历史和国内外的经验看,有两个要素是关键的。一是要有一个视作品和产品质量如生命的技艺精湛的手工艺群体,这是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二是要有一批尊重传统、尊重手艺、善于创新的企业与手工艺人的密切合作,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精湛技艺的有机结合,这是传统工艺成为知名品牌、走向大市场的必要条件。振兴传统工艺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积极开展多方面的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这项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发现和弘扬中国的手工精神,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走进生活,增加就业,促进非遗领域形成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乃至国家品牌。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尊重非遗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前提下,搭建起传统工艺与艺术、学术、现代科技、现代设计及当代教育的桥梁,明显提高传统工艺从业人群的传承水平,明显提高传统工艺为现代大众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传统工艺制品的品质和效益,明显提高传统工艺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

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


  记者:自去年开始启动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目前进展如何?研培训计划的培训对象针对什么人群?

  马:2015年文化部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就是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为提高传承水平,增强传承后劲,2015年上半年,我们委托中央美术学院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优秀传承人举办了第一期研修班,让他们接受专业指导,与学者们开展跨界交流,一起架设传统工艺通向艺术、走进生活的桥梁。在总结这期研修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国范围委托23所高校开展试点,利用暑期办班,对来自20多个省(区、市)的近1700名传承人和从业者开展了培训。试点结束后,我们专门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做了评估,着手研究扩大参与范围。2015年11月,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印发了正式实施这一计划的通知,扩大了参与高校和企业的范围。随着计划的稳步实施,我国非遗传承人群的总体素质将有一个明显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我们已从踊跃报名的近100所高校中遴选出57所,今年这些高校陆续在开展研培计划。研培计划是分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三个层次来推进的。研修,委托相关高校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工艺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进行研修培训,推动跨界交流,提高其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研习,组织中青年传承人进入高校工作室、实验室及设计企业研究学习,通过手工实践与设计、学术、高新技术的跨界交流,开拓眼界,互汲营养,解决非遗保护传承中的瓶颈问题;普及培训,委托相关高校对传统工艺项目学徒或从业者进行普及培训,以提高其文化素养、学习和领悟能力,提高传统工艺的审美水平和实用程度。普及培训采取本省(区、市)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在组织学员省(区、市)内培训的同时,可集中组织部分学员到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地进行异地培训。2016年至2020年,我们计划每年在全国范围选择并委托部分高校和企业及相关单位,组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参与人数争取达到10万人次。现在第一批确定了57所高校,后面还要根据振兴传统工艺计划的实施,继续增加学校,组织更专门的研修和培训。我们欢迎更多的高校和企业及相关单位加入到计划中来。

  • 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

NEWSLETTER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