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以《公约》精神推动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

搭建起多边对话平台:重实践、拓思路

        培训期间,除专题讲座外,学员还随同培训师一起进行了非遗保护的田野调查,访问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和青浦区朱家角镇,以锣鼓书、琵琶艺术(浦东派)、浦东说书、吴歌、摇快船和江南丝竹等非遗项目为案例,学习如何实际操作非遗项目认定和清单制定,如何制定保护计划,以及社区参与的重要意义。田野调查中,学员们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带着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逐一采访传承人及所在社区相关人员,模拟清单制定流程,然后以PPT幻灯片展示的形式汇报考察成果,并与其他学员、培训师展开交流讨论。

        “‘浦东派’琵琶怎么识别?它的琵琶是置于左膝之上的,这便是浦东派的特色。看传承人上下翻飞的指法,让人能体会到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研究所讲师方云与所在小组对浦东派琵琶艺术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她看来,此次考察经历,让她更加熟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的工作思路与视角。

        “实践的环节,实际上就是在模拟一次真正的非遗清单制定流程,由于我们都有相关学术背景及从业经历,所以相对来说上手很快,与我们平时做科研而进行的田野调查区别不大,但关键是培训师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新的角度与工作思路。”方云坦言,培训师教会其去运用一套国际化、标准化、正规化、科学化的工作流程。“而其中的先进理念,如非洲和性别平等两个优先战略等都在其工作流程中得以体现,各个环节中我们能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精神与理念。”

        “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清单制定的意义所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主任、讲师李昕晖说,“通过模拟清单制定过程,社区成员与传承人群可以加深他们对自己非遗项目的认知,并产生更大的兴趣与自豪感。这对于他们保护非遗的自我认可与身份意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达到了强化社区延续性的目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非遗项目主管、副教授闵杰表示:“此次培训让我们看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的关注视角,不仅注重传承人本身,更注重其背后的文化大环境。非遗是活态的生命体,这一理念让我很有感触。对传承人群所在社区的重视与保护是我们今后应该加大努力的地方。”

 

提升履约能力建设,推动非遗健康发展

        自2004年中国加入《公约》以来,作为缔约国,中国以《公约》精神推动本国非遗保护事业稳步发展,38个非遗项目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同时,作为非遗大国,我国也承担起向国外推介保护传承经验、推广《公约》精神的国际责任。

        作为教科文组织的二级机构,亚太中心担负着向亚太地区48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推介《公约》精神、实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能力建设战略的任务。《公约》特别要求对各国和各地区现有非遗进行清点,列出急需抢救的重点和有重要代表意义的非遗项目。亚太中心多年在亚太多国举办非遗培训班,开展关于清单制定与项目申报等方面的保护培训,讲授如何进行本国非遗资源普查、建档,如何做相关“目录”“名册”的申报工作。“我国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时间较早,在实践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也成为我们亚太中心向其他国家推广保护经验的有效保障,但这次的培训是针对中国师资而开设的第一次履约培训,意义重大。从方案策划、前期准备到培训讲座、田野调查,各个环节我们都格外重视。”许蓉说。

        “如今,当我们走进普通的街道和村镇,和当地民众交流的时候,他们都会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津津乐道,并引以为荣,非遗保护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王晨阳表示,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就在中国落地生根了。10多年来,在《公约》精神的引领下,在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非遗保护法律体系逐步建立,非遗保护对象的名录、体系基本形成,非遗保护工作机构逐步完善。

        如何让《公约》进一步在中国落地,并与中国非遗保护实际相结合,从而指导实践,是与会各位学员普遍关心的话题。

        “《公约》是经过国际磋商达成的共识,相当于非遗保护在全球范围内的纲领性文件。它鼓励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所以对于中国而言,在秉持与发扬其精神的同时,应该鼓励更多具有地方特色保护实践的探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张敏说,“很庆幸在中国有研培计划,我们对高校教师的培训能与之相结合,形成很好的传递机制。相信通过本次履约培训和文化部的研培计划,《公约》会在中国社区逐级渗透。”

        “《公约》给了我肯定的答案,让我对所从事的工作更有信心与方向。”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新锋表示,“未来,我将把培训的收获落实到我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实践中,将在石河子大学专业平台课《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授课教师团队中分享本次培训成果,并在实践中尊重非遗传承社区和传承人群的传承、创新意愿。”

        “谈非遗,最终都要落实到传承人。”作为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传承人的吴元新在培训后表示,“我们的田野调查搞到哪里,老百姓对其文化的自觉、自信就提高到哪里。”他希望今后亚太中心能将更多传承人纳入培训范畴,提高传承人群对《公约》的普遍认识。“把《公约》学好,把《非遗法》学好,非遗保护事业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吴元新说。

        “我们也希望这个培训班能够形成系列,在今后能举办师资履约培训的第三期、第四期甚至更多,还可以做清单制定、保护计划制定等其他专题的培训班。能够为加深中国非遗保护的从业人员、教师、专家对于《公约》的理解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许蓉说。

  • 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

NEWSLETTER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