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以《公约》精神推动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以《公约》精神推动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亚太中心主任 许蓉:

        《公约》实施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并贡献了丰富的中国经验。中国师资培训班的举办恰逢其时,将有效地配合文化部正在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选拔参与研培计划的57所院校的教师,培训一批能使用中文讲解《公约》要义的师资力量,形成中国的非遗保护能力建设人才储备,并为今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队伍推荐中国专家打下基础。中国师资培训班将形成体系,逐年深入地推进和举办。

以《公约》精神推动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 王玮: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非遗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对《公约》精神准确理解。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益于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融合古今、交汇东西,既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又有近现代工商业文明特点,在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我国非遗体系中独具特色。本次培训选在上海,对我们有重要意义。

以《公约》精神推动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 爱川纪子:

        2006年,我们一行人来到中国开始对建立亚太中心做相关可行性报告,时至今日,10年过去了,我惊讶地看到,中国的非遗保护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正以更好的势头向前发展着,甚至引领着亚洲乃至世界多国非遗保护理念与经验的革新。2006年,我发现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词还相当陌生,我们要花时间去解释它,很少人能理解非遗究竟是什么。而如今,我们无比惊讶于非遗在中国的飞速成长,对其的研究已成体系,对其的保护已有规模,对其的重视已成中国政府的战略。而今,中国非遗的“行家们”又开始细致入微地去系统学习《公约》,目的是从国际视野出发,让它更好地去指导中国非遗事业的实践,相信此次参加培训的所有人员都将成为《公约》精神的最佳使者。

  • 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亚太地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邮编:100021

电话:86-10-64966526

传真:86-10-64969281

邮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

NEWSLETTER

欢迎订阅亚太中心新闻快讯,及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